纱布和伤口粘在一起时,可通过温水浸润、生理盐水冲洗、医用凡士林涂抹、无菌剪刀分离、就医处理等方式解决。粘连通常由渗出液干燥、纱布材质粗糙、伤口未及时换药、包扎过紧、继发感染等因素引起。
1、温水浸润将干净纱布浸泡于30-37℃温水中5-10分钟,利用水分软化干涸的渗出物。此方法适用于浅表伤口无感染迹象的情况,操作时需保持水温恒定,避免用力撕扯。若粘连未缓解可重复进行,每日不超过3次。家长需注意儿童伤口避免长时间浸泡。
2、生理盐水冲洗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沿纱布边缘缓慢冲洗,溶解纤维蛋白渗出物。适用于术后伤口或中度渗液粘连,冲洗压力不宜过大。可配合无菌棉签轻柔滚动辅助分离。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应停止操作,及时就医。
3、医用凡士林涂抹将灭菌凡士林纱布覆盖粘连处20分钟,通过油性成分润滑接触面。适用于小面积表皮擦伤,能减少分离时的二次损伤。操作后需用碘伏消毒伤口,更换透气性敷料。糖尿病患者慎用此法。
4、无菌剪刀分离用眼科剪尖端平行皮肤剪断外层纱布,保留紧贴伤口的内层敷料。适用于术后缝线伤口或大面积烧伤,需由医护人员操作。分离后需检查创面有无出血,必要时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5、就医处理当伤口伴随脓性分泌物、发热或剧烈疼痛时,提示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等继发问题。需急诊清创并做细菌培养,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进行伤口引流术。
日常护理中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1-2天更换敷料,选择非粘性硅胶敷料或油纱减少粘连。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自行处理3次未改善或出现发热症状,须立即至普外科或烧伤科就诊。家长为儿童换药前需洗手并修剪指甲,使用儿童专用敷料减轻撕除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