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和疱疹可通过皮损形态、伴随症状及病因进行区分。湿疹主要表现为红斑、丘疹伴渗出倾向,疱疹则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两者在发病机制、治疗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1、皮损形态湿疹皮损呈多形性,急性期可见红斑、丘疹、水疱,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增厚、苔藓样变。疱疹皮损为群集性透明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糜烂面,愈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
2、伴随症状湿疹以剧烈瘙痒为主,夜间加重影响睡眠。疱疹常伴神经痛或灼热感,部分患者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可先于皮疹出现。
3、发病部位湿疹好发于四肢屈侧、面部等部位,呈对称分布。单纯疱疹多见于口周、生殖器区域,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节段呈带状分布,不超过身体中线。
4、病因机制湿疹与遗传过敏体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相关,环境因素可诱发或加重。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
5、治疗方式湿疹治疗以保湿剂修复皮肤屏障为主,中重度需外用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疱疹需早期使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合并感染时配合抗生素软膏。
建议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湿疹患者应减少接触洗涤剂等刺激物,疱疹患者需隔离至皮损结痂。两者均需遵医嘱规范用药,疱疹病毒感染者需注意提高免疫力预防复发。若皮损持续加重或出现化脓等感染迹象,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