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可通过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社会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产后抑郁症通常由激素波动、心理压力、家庭关系、睡眠剥夺等因素引起。
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帮助调整负面思维模式,人际疗法改善母婴互动关系。每周1-2次专业心理咨询,持续8-12周可显著缓解轻中度症状。
2、药物治疗舍曲林、帕罗西汀等SSRI类抗抑郁药适用于中重度患者。用药需考虑哺乳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胃肠不适,症状缓解后需维持治疗6个月。
3、社会支持配偶参与育儿可降低母亲压力,加入母婴互助小组获得情感共鸣。家庭需协助处理家务,避免对产妇提出过高要求。
4、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药物不耐受患者有效,光照疗法可调节生物节律。剧烈症状出现自杀倾向时需考虑电休克治疗。
保证充足睡眠与规律饮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寻求精神科医师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