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约为10%,患者总数超过1亿。糖尿病发病率主要与遗传因素、肥胖、缺乏运动、高糖高脂饮食、年龄增长等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父母患有糖尿病的人群患病概率显著增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直系亲属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高出数倍。这类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2、肥胖超重和肥胖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脂肪组织过度堆积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当胰腺无法分泌足够胰岛素代偿时就会发生糖尿病。体重指数超过24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控制体重。
3、缺乏运动长期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规律运动能帮助维持正常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4、高糖高脂饮食长期摄入过多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会加重胰腺负担。高热量饮食容易导致肥胖,同时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日常饮食应注意控制总热量,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摄入。
5、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胰岛功能逐渐衰退,45岁以上人群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
糖尿病患者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控制饮食、坚持适度运动、维持理想体重、定期监测血糖等。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结合抗阻训练,避免空腹运动。同时要遵医嘱规范用药,定期复查并发症,保持良好心态。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可显著延缓或预防糖尿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