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真菌。
1、病毒:
病毒是儿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这些病毒通过飞沫传播,易在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场所暴发流行。病毒感染通常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多数病例呈自限性。
2、细菌:
细菌性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细菌感染多继发于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包括高热、脓性分泌物等。细菌感染需要抗生素治疗,但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3、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5岁以上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体。支原体感染特征为持续性干咳、低热,肺部体征不明显但胸片改变显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支原体感染有效。
4、衣原体:
肺炎衣原体可引起婴幼儿无热性肺炎,表现为阵发性咳嗽、气促。衣原体感染在新生儿期可能表现为结膜炎和肺炎,需通过血清学检查确诊。
5、真菌:
真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儿童,常见病原体包括念珠菌、曲霉菌等。真菌性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微生物学证据。
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需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合理膳食搭配,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