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道流脓可通过双氧水清理、抗生素滴耳液、局部热敷、就医冲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双氧水清理3%医用双氧水可安全用于耳道脓液清理,其氧化作用能分解有机物并产生气泡带走分泌物。使用时需将药液加温至接近体温,倾斜头部使患耳朝上,滴入5-10滴后保持体位3分钟。
2、抗生素滴耳液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等可治疗细菌感染。使用前需清洁耳道,每日滴药2-3次,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可能与耳道皮肤破损、污水入耳等因素有关,常伴耳痛、耳鸣症状。
3、局部热敷用40℃左右温热毛巾敷于耳部,每次15分钟,每日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缓解耳部胀痛感。
4、就医冲洗耳鼻喉科医师可用专业器械进行耳道冲洗,清除顽固脓性分泌物。适用于脓液粘稠或伴有耵聍栓塞的情况,可能与慢性中耳炎、胆脂瘤等因素有关,常伴听力下降症状。
避免自行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