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和心律不齐均属于心脏节律异常,但前者涵盖范围更广,后者特指心跳节律不规则。心律失常包括心跳过快心动过速、过慢心动过缓及不规则心律不齐等多种表现,心律不齐则专指心跳节律紊乱。
1、定义差异: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的心跳频率或节律改变的总称,包含所有偏离正常窦性心律的情况。心律不齐是心律失常的子分类,仅指心跳间隔不规则,如早搏、房颤等,不涉及心率快慢变化。
2、类型范围:
心律失常按心率快慢分为心动过速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如窦房结功能不全及心律不齐三类。心律不齐仅包含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等节律不规整现象。
3、病因区别:
心律失常病因包括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全身性疾病。心律不齐多由心脏局部传导异常引起,如房室结折返、心房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等。
4、症状表现:
心律失常可能表现为心悸、头晕、晕厥或无症状。心律不齐常见症状为心慌、心脏"漏跳"感,严重时可伴随胸闷、气短,但较少直接导致意识丧失。
5、临床处理:
心律失常需根据类型选择干预,心动过缓可能需起搏器,心动过速可采用射频消融。心律不齐轻症可观察,频发早搏或房颤需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治疗。
日常需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建议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突发心悸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定期监测脉搏,若出现持续心慌伴头晕、胸痛需及时就医。心电图检查是鉴别两者的基础手段,动态心电图能捕捉阵发性心律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