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便干结可能由饮食结构不合理、水分摄入不足、肠道菌群紊乱、先天性巨结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益生菌干预、医疗检查等方式改善。
1、饮食结构不合理膳食纤维摄入不足或高蛋白饮食过多会导致肠道蠕动减缓。建议家长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精制米面,可选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麦纤维素颗粒、聚乙二醇4000散等药物辅助治疗。
2、水分摄入不足体液不足使粪便硬化,常见于儿童主动饮水意识差或发热脱水。家长需定时提醒饮水,每日饮水量按体重计算,必要时使用开塞露临时缓解,配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
3、肠道菌群紊乱抗生素使用或感染后易出现菌群失衡,表现为腹胀伴排便困难。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同时补充含低聚果糖的辅食促进有益菌增殖。
4、先天性巨结肠肠道神经节细胞缺失导致顽固性便秘,可能伴随呕吐和发育迟缓。需通过钡剂灌肠确诊,轻症采用扩肛和回流灌肠,重症需行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等手术治疗。
日常可增加火龙果、西梅泥等润肠食物,培养定时排便习惯,若持续3天未排便或出现便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