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急性穿孔可能由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深度侵蚀、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暴饮暴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紧急手术、药物治疗、禁食、胃肠减压等方式治疗。
1、溃疡侵蚀: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在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的情况下,可能侵蚀至胃壁或肠壁全层,导致穿孔。此时需立即进行手术修补穿孔部位,术后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克拉霉素片500mg、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预防感染和抑制胃酸分泌。
2、胃酸过多:胃酸分泌过多会加速溃疡的形成和恶化,增加穿孔风险。治疗可通过口服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40mg、雷贝拉唑钠肠溶片20mg,减少胃酸分泌,同时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混悬液1g。
3、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溃疡病的重要诱因之一,长期感染可能导致溃疡加深并引发穿孔。治疗需采用三联疗法,包括阿莫西林胶囊1000mg、克拉霉素片500mg、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疗程为7-14天。
4、药物影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会损伤胃黏膜,增加溃疡穿孔风险。治疗需停用相关药物,改用对胃肠道刺激较小的药物如塞来昔布胶囊200mg,同时配合胃黏膜保护剂如枸橼酸铋钾颗粒110mg。
5、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用刺激性食物会加重胃部负担,增加溃疡穿孔的可能性。治疗需禁食并给予胃肠减压,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如橙子、西红柿。
溃疡病急性穿孔患者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选择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蒸蛋等。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促进胃肠蠕动,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溃疡愈合情况,遵医嘱调整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