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但部分轻度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后可逐渐减药或停药。是否停药主要取决于血压控制情况、病因类型及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等因素。
1、原发性高血压多数患者需终身服药控制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与遗传、年龄等因素相关,停药后血压易反弹,建议遵医嘱持续使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或氢氯噻嗪等药物。
2、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解除后可停药。如肾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术后血压恢复正常,或嗜铬细胞瘤切除后,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用美托洛尔、硝苯地平等药物。
3、轻度高血压部分患者通过减重、限盐等生活方式改善后,血压可长期稳定在正常范围。这类患者需在医生监测下尝试减少厄贝沙坦、培哚普利等药物剂量。
4、靶器官损害合并心脑肾损害者必须长期用药。已发生左室肥厚、蛋白尿等并发症时,停用替米沙坦、非洛地平等药物会导致疾病进展风险增加。
高血压患者调整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同时保持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