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腹泻时饮食需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主要注意事项包括少量多餐、补充水分、选择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逐步恢复常规饮食。
1、少量多餐:
急性期每2-3小时进食一次,单次进食量控制在平时1/3至1/2。可选择米汤、稀藕粉等流质,随着症状缓解过渡到软烂面条、粥类等半流质。分次进食能减少胃肠蠕动刺激,防止一次性摄入过多引发再次呕吐。
2、补充水分:
使用口服补液盐配制溶液,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天。可交替饮用淡糖盐水500毫升温水加1.75克盐+10克白糖和米汤水。避免直接饮用白开水或含糖饮料,以防电解质紊乱加重。
3、低脂低纤维:
选择去皮鸡肉、嫩豆腐等低脂蛋白质,搭配胡萝卜泥、苹果泥等低纤维果蔬。暂禁粗粮、坚果等高纤维食物,减少牛奶等含乳糖食品摄入。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油炸煎烤。
4、忌刺激性食物:
发病期间严格回避冷饮、碳酸饮料、巧克力等甜腻食品,避免辣椒、葱姜蒜等辛辣调料。柑橘类水果、菠萝等酸性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建议症状完全缓解后3天再尝试。
5、渐进式恢复:
症状减轻24小时后可尝试添加馒头、苏打饼干等固体食物,观察无不良反应再引入瘦肉末、鸡蛋羹。完全恢复常规饮食需循序渐进,通常需要3-5天过渡期,期间仍需避免生冷油腻。
患病期间建议准备专用餐具并高温消毒,餐前便后严格洗手。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注意观察尿量及精神状态,若持续6小时无尿或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每日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呕吐后及时漱口清洁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