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早期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口服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干预。急性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发病初期选择低渣流质饮食如米汤、稀粥,避免高脂高纤维食物。胃肠黏膜修复期逐步过渡至软烂面条、蒸蛋等易消化食物。
2、补充水分每2小时补充100-20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稀释苹果汁,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刺激肠蠕动。
3、口服药物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诺氟沙星胶囊针对细菌性肠炎。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4、及时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脱水症状,需急诊排查痢疾、霍乱等严重感染。血常规和粪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
患病期间注意腹部保暖,便后清洁会阴部。症状缓解后2周内仍应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逐步恢复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