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可能由肝气郁结、肝胆湿热、瘀血阻络、肝阴不足等原因引起,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气滞型、湿热型、血瘀型、阴虚型等。
1、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导致肝失疏泄,表现为胁肋胀痛、走窜不定。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如柴胡、香附、枳壳等。
2、肝胆湿热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之邪,表现为胁痛口苦、恶心呕吐。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可选用龙胆泻肝汤,药物如龙胆草、栀子、黄芩等。
3、瘀血阻络外伤或久病入络,表现为胁痛如刺、痛处固定。治疗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血府逐瘀汤,药物如当归、桃仁、红花等。
4、肝阴不足久病体虚或热病伤阴,表现为胁肋隐痛、口干咽燥。治疗以养阴柔肝为主,可选用一贯煎,药物如沙参、麦冬、枸杞子等。
胁痛患者应注意保持情绪舒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以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