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晚期疼痛可通过药物镇痛、放射治疗、神经阻滞、心理干预及物理疗法等方式缓解。癌症晚期疼痛通常由肿瘤压迫、骨转移、神经浸润、炎症反应或治疗副作用等因素引起。
1、药物镇痛根据疼痛程度选择阶梯用药,轻度疼痛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中度疼痛推荐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氨酚羟考酮片等弱阿片类药物。重度疼痛需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剂等强阿片类药物,联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2、放射治疗针对骨转移或局部肿瘤压迫引起的疼痛,体外放射治疗可缩小病灶体积。放射性核素如锶-89适用于多发性骨转移,能选择性沉积在成骨活跃区域减轻疼痛。治疗前需评估骨髓储备功能,可能出现暂时性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3、神经阻滞对顽固性内脏痛或区域痛,可在影像引导下行腹腔神经丛阻滞、硬膜外阻滞等介入治疗。通过注射局麻药或无水乙醇破坏痛觉传导通路,效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需注意出血、感染及体位性低血压等风险。
4、心理干预疼痛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对疼痛的灾难化思维,音乐疗法和正念训练可降低焦虑水平。家属参与的心理支持能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必要时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等抗抑郁药物调节情绪。
5、物理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仪通过低频电流干扰痛觉信号传导,冷热敷适用于局部肌肉痉挛性疼痛。中医针灸选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调节气血,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感染风险。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适量食用核桃仁、黑芝麻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每日进行15-30分钟温和活动如床边伸展、轮椅散步,使用记忆棉床垫和体位垫预防压疮。疼痛日记记录发作时间与缓解措施效果,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家属需学习翻身技巧和药物管理,避免突然移动患者加重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