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体格检查主要包括关节间隙压痛试验、麦氏征、艾普利试验、研磨试验和股四头肌萎缩评估。
1、关节间隙压痛试验:
检查者用手指按压膝关节内侧和外侧关节间隙,若出现局部压痛提示可能存在半月板损伤。内侧压痛多见于内侧半月板损伤,外侧压痛则可能与外侧半月板损伤有关。该检查需双侧对比,并结合患者疼痛反应综合判断。
2、麦氏征: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握足跟,另一手固定膝关节,先屈曲膝关节再逐渐伸直并同时做内旋或外旋动作。若在特定角度出现疼痛或弹响为阳性,提示半月板后角损伤。该试验对诊断半月板后角撕裂具有较高特异性。
3、艾普利试验:
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握住足部施加轴向压力并旋转小腿。出现疼痛提示半月板损伤,内侧旋转痛提示外侧半月板损伤,外侧旋转痛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该试验可评估半月板体部损伤情况。
4、研磨试验:
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90度,检查者用膝部压住患者大腿后侧,双手握住足部做旋转研磨动作。若诱发疼痛或摩擦感为阳性,提示半月板存在磨损或撕裂。该试验对慢性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较高。
5、股四头肌萎缩评估:
通过测量双侧大腿周径评估股四头肌萎缩程度。慢性半月板损伤患者因疼痛导致活动减少,常出现患侧股四头肌萎缩。测量髌骨上缘10厘米处大腿周径,两侧差异超过1厘米具有临床意义。
半月板损伤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深蹲、爬山等加重膝关节负荷的活动,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皮等,有助于软骨修复。体重超标者需控制体重以减轻膝关节负担,必要时可使用护膝提供外部支撑。若出现关节交锁、明显肿胀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复查。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镜手术、康复训练、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半月板损伤通常由运动创伤、退行性变、关节不稳、先天性发育异常及长期负重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损伤或老年退行性病变患者。主要通过限制关节活动、佩戴支具减轻负荷,配合冰敷缓解急性期肿胀疼痛。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电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部分患者损伤可自行修复。
2、关节镜手术:
针对撕裂严重的Ⅲ度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者。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红区血供良好部位的纵行撕裂,半月板部分切除术用于无法修复的白区损伤。术后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避免过早负重。
3、康复训练:
术后或急性期过后开始阶段性锻炼。早期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防止肌肉萎缩,中期加入膝关节活动度训练,后期通过闭链运动如靠墙静蹲增强关节稳定性。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
4、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缓解疼痛肿胀,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改善润滑功能。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可能延缓退变进程,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规律使用。
5、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日常使用手杖分担负荷。工作环境中减少久蹲姿势,座椅高度需使膝关节保持100度左右弯曲。
建议每日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骨汤、深海鱼等食物,补充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康复期间可进行直腿抬高、踝泵等床上运动维持肌力,睡眠时在膝下垫薄枕保持轻度屈曲位。定期复查磁共振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关节交锁或突发肿胀需及时就医。中老年患者可结合太极拳等柔韧性训练增强关节本体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