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坠感可能由盆腔器官脱垂、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盆底肌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盆腔器官脱垂可能与妊娠分娩、年龄增长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阴道异物感、排尿困难等症状。轻度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中重度需手术修复。
2、慢性盆腔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通常伴有下腹隐痛、异常分泌物。需抗生素治疗如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
3、子宫肌瘤可能与雌激素水平异常有关,肌瘤压迫可产生坠胀感,常伴月经量增多。药物可用米非司酮、GnRH激动剂,较大肌瘤需手术切除。
4、盆底肌功能障碍长期腹压增加或肌肉松弛导致,表现为久站后坠胀加重。生物反馈治疗和电刺激可改善症状。
日常避免提重物和久站,可练习盆底肌收缩运动,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