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子宫内膜炎可能由产道损伤、胎盘残留、卫生护理不当、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清宫手术、中药调理、加强护理等方式治疗。
1、产道损伤分娩过程中产道撕裂或会阴侧切可能导致细菌侵入子宫腔。需每日用碘伏消毒伤口,保持会阴干燥清洁,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
2、胎盘残留胎盘胎膜未完全排出时易引发宫腔感染。表现为持续恶露不净伴异味,需行超声检查确认残留物大小,必要时实施清宫术,术后配合益母草颗粒、产妇安合剂、生化丸等药物促进子宫复旧。
3、卫生护理不当产后使用不洁卫生用品或过早性生活可能带入病原体。建议勤换产褥垫,如出现发热、下腹痛需立即就医,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替硝唑等针对厌氧菌的药物治疗。
4、细菌感染可能与B族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上行感染有关,常伴随血性脓性分泌物。需进行细菌培养后选择敏感抗生素,严重者需静脉滴注青霉素类或头孢三代药物。
产后需注意高蛋白饮食促进修复,适当活动帮助恶露排出,出现发热或异常出血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和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