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结石的大小差异较大,通常从1毫米到30毫米不等,实际大小受到结石成分、形成时间、胆汁淤积程度、胆道炎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胆固醇结石多为5-20毫米,表面光滑呈椭圆形,与高胆固醇饮食和胆汁酸代谢异常有关,可通过熊去氧胆酸溶解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2、胆色素结石通常小于5毫米呈泥沙样,常见于胆道感染或溶血性疾病,需抗生素控制感染后行胆道冲洗或内镜取石。
3、混合性结石直径多在10-30毫米之间,由胆固醇和胆色素混合构成,易引发胆绞痛和梗阻性黄疸,往往需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
4、继发性结石可超过30毫米形成铸型结石,多继发于胆管狭窄或胆肠吻合术后,需手术解除梗阻并重建胆道引流。
建议胆道结石患者定期超声监测结石变化,低脂饮食并保持规律进食习惯,出现发热、黄疸或持续腹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