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于胎龄儿的发生与母亲因素和胎儿因素密切相关。母亲因素主要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营养不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胎盘功能异常、慢性疾病等;胎儿因素主要有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多胎妊娠、先天性畸形、脐带因素等。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会导致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影响胎儿获取营养和氧气,从而限制胎儿生长。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治疗上需要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甲基多巴片等。严重时需要提前终止妊娠。
2、营养不良孕期营养摄入不足,特别是蛋白质、铁、叶酸等重要营养素缺乏,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孕妇可能出现贫血、体重增长不足等症状。建议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的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叶酸等营养素。
3、染色体异常胎儿染色体异常如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等常伴有生长受限。这些异常多与孕妇高龄有关,可通过产前筛查和诊断发现。患儿除生长受限外,还可能合并多发畸形和智力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为主。
4、宫内感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弓形虫等病原体感染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感染多发生在孕早期,可能引起胎儿多系统损害。孕妇可能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预防重点是孕前筛查和孕期避免接触感染源,确诊感染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
5、脐带因素脐带过细、扭转、打结等异常会影响胎盘向胎儿输送营养和氧气,导致生长受限。这些情况多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严重时需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产后需关注新生儿有无缺氧缺血表现,及时进行新生儿复苏和监护。
对于小于胎龄儿,孕期应定期产检,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发现生长受限时需查找原因并针对性干预。产后要加强对新生儿的喂养指导和生长监测,保证充足营养摄入,促进追赶生长。同时要定期进行发育评估,早期发现并干预可能的发育迟缓问题。家长要遵医嘱进行随访,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