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时节养脾胃可以喝山药排骨汤、莲子百合汤、茯苓薏米汤、红枣枸杞汤、猴头菇鸡汤等。这些汤品有助于健脾和胃、祛湿益气,适合秋季脾胃虚弱人群食用。
一、食物1、山药排骨汤山药含有淀粉酶与多酚氧化酶,能促进消化吸收,排骨提供优质蛋白与胶原蛋白,两者炖煮可温和滋补脾胃。适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但高尿酸人群应减少食用。
2、莲子百合汤莲子补脾止泻,百合润肺清心,搭配银耳可增强滋阴效果。此汤能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舌燥,脾胃虚寒者建议加入少量姜片调和药性。
3、茯苓薏米汤茯苓利水渗湿,薏米健脾止泻,适合湿气重导致的腹胀便溏。体质偏寒者可加红枣调和,腹泻急性期不宜过量饮用。
4、红枣枸杞汤红枣补中益气,枸杞养肝明目,简单炖煮即有温补功效。血糖偏高者需控制红枣用量,每日建议不超过5颗。
5、猴头菇鸡汤猴头菇含多糖成分可保护胃黏膜,鸡肉易消化且富含氨基酸。慢性胃炎患者可定期食用,但高血脂人群应去除鸡皮。
二、药物1、参苓白术散由人参、茯苓等组成,能补脾胃益肺气,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须在中医师指导下辨证使用,外感发热时禁用。
2、香砂养胃丸含木香、砂仁等成分,具有温中和胃功效,对胃脘胀痛有效。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
3、补中益气汤黄芪、党参等药材配伍,可调理中气下陷型消化不良。长期腹泻者需配合饮食调理,避免与感冒药同服。
4、保和丸山楂、神曲等助消化成分,适合食积停滞导致的脘腹胀满。儿童用药需减量,服药后出现腹泻应停用。
5、附子理中丸含附子、干姜等温热药材,主治脾胃虚寒证。必须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高血压患者禁用。
白露时节养脾胃需注意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过烫或生冷。建议搭配小米粥、南瓜等易消化食物,饭后可轻柔按摩中脘穴促进运化。脾胃虚弱者应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伤脾,适度进行八段锦等舒缓运动。若出现持续胃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慢性胃炎等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