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退烧针后仍发热可能与药物起效时间不足、剂量不足、合并细菌感染、非感染性发热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观察等待、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或进一步检查。
1、药物起效时间退烧针通常需要30-60分钟起效,注射后短期体温波动属正常现象。建议家长持续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重复用药。
2、剂量不足儿童体重计算误差可能导致退热药剂量不足。家长需核对用药剂量,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物理降温措施。
3、细菌感染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等细菌感染可能对抗热原治疗效果差。伴随咳嗽脓痰等症状时需就医检查,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抗生素。
4、非感染因素川崎病、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可导致顽固发热。出现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需完善免疫指标检测,可能需要使用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治疗。
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体温超过40℃需及时复诊,发热期间注意补充水分,保持室内通风,避免过度包裹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