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制动、支具保护、核心肌群训练、渐进性负重练习、物理治疗等方式进行康复锻炼。康复过程需遵循个体化原则,分阶段调整训练强度。
1、卧床制动: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2-4周,采用轴向翻身法避免脊柱扭转。硬板床上保持脊柱中立位,膝下垫枕缓解腰部压力。此阶段可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每小时完成10-15次足背屈伸。
2、支具保护:
疼痛缓解后佩戴定制胸腰骶支具TLSO下床活动,每日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支具需贴合脊柱生理曲度,松紧度以能插入两指为宜。首次下床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适应性站立训练。
3、核心肌群训练:
伤后4周开始腹式呼吸训练,每日3组每组10次。6周后增加臀桥运动,仰卧位屈膝抬臀保持5秒,每日2组每组8-10次。8周后可进行跪位四点支撑训练,激活多裂肌与腹横肌。
4、渐进性负重练习:
骨折稳定后从20%体重负荷开始,使用减重步行器辅助行走。每周增加10%负荷,3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弯腰动作。水中行走训练可减轻脊柱压力,水温维持在32-34℃为宜。
5、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每次8分钟。脉冲电磁场治疗每周3次,改善局部微循环。疼痛明显时可进行冷敷治疗,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
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钙摄入量1000-1200mg,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豆制品。避免高盐饮食及碳酸饮料,防止钙质流失。3个月内禁止进行球类运动及快速转体动作,6个月后经影像学评估方可恢复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睡眠时保持腰椎生理前凸,侧卧时双腿间夹枕维持骨盆中立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下肢麻木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