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喉咙发炎可通过生活护理、物理缓解、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喉咙发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刺激、胃酸反流、声带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1、生活护理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哺乳频次,配方奶喂养时可少量多次喂温水。避免接触二手烟、粉尘等刺激物。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适量温苹果汁或梨汁,有助于缓解咽喉干燥。
2、物理缓解用无菌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清洁鼻道,减少口呼吸导致的咽喉干燥。1岁以上婴儿可含服冷藏后的母乳冰晶或苹果泥。颈部外敷温湿毛巾38-40℃每次5分钟,每日2-3次。注意监测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量一次。
3、抗病毒治疗如确诊为病毒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该药适用于疱疹性咽峡炎等病毒感染,能抑制病毒复制。利巴韦林颗粒可用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使用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4、抗生素治疗细菌性咽炎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该药对链球菌感染有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青霉素过敏患儿,可覆盖常见呼吸道病原菌。用药期间应完整服用疗程,避免随意停药导致耐药性。
5、对症处理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可用于38.5℃以上发热,每6-8小时给药一次。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适用于过敏因素导致的咽喉水肿。使用药物后30分钟内避免进食,观察是否有呕吐、嗜睡等异常反应。
婴儿喉咙发炎期间应保持仰卧位时头部抬高15-30度,减少胃酸反流刺激。每日用硅胶指套牙刷清洁口腔,避免继发感染。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进食量及精神状态,如出现拒食、呼吸急促或持续高热,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应暂停添加新辅食,选择米糊、南瓜泥等低敏食物。注意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护理人员接触婴儿前需规范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