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患者吃东西呛咳可能是病情加重的表现,需警惕吞咽功能障碍。脑梗后呛咳主要与脑干或双侧皮质延髓束受损有关,也可能由假性延髓麻痹、咽喉肌协调障碍等因素引起。
脑梗急性期出现呛咳往往提示梗死灶累及吞咽中枢或相关神经通路。当脑干延髓部位或双侧大脑半球运动区受损时,会导致舌咽神经、迷走神经支配的咽喉肌群运动失调,引发吞咽时会厌无法完全遮盖气管开口。这类患者常伴随饮水试验阳性,即饮水时出现明显呛咳,严重时可诱发吸入性肺炎。临床需通过视频吞咽造影或纤维喉镜评估吞咽功能分级,轻中度患者可通过吞咽康复训练改善,重度患者需短期留置鼻饲管。
部分脑梗恢复期患者仍存在间歇性呛咳,可能与遗留的神经功能缺损相关。这类情况常见于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或既往有脑血管病变基础的患者,其吞咽反射弧传导速度减慢,虽不影响基本营养摄入,但需调整进食姿势与食物性状。将固体改为糊状食物、采用低头吞咽法能减少误吸风险。若呛咳频率突然增加或伴随发热,需排查新发脑梗或肺部感染。
建议脑梗患者出现进食呛咳时及时复查头颅影像学检查,由康复科医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日常护理应避免进食流质与固体混合食物,每口食物控制在5毫升以下,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可配合冰酸刺激等吞咽功能训练,但禁止自行练习空咽动作以免加重肌肉疲劳。若一周内呛咳无改善或出现声音嘶哑、反复低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