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下巴长小红疙瘩可能由湿疹、接触性皮炎、痱子、口水疹或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湿疹:
湿疹是婴儿常见皮肤病,表现为红色丘疹伴瘙痒。下巴部位因频繁接触奶渍、口水等刺激物更易发作。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洗,可涂抹婴儿专用保湿霜。母乳喂养的母亲需注意饮食清淡。
2、接触性皮炎:
衣物摩擦、洗涤剂残留或围嘴材质刺激可能导致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丘疹。更换纯棉柔软衣物,使用婴幼儿专用洗涤剂,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护理产品。
3、痱子:
夏季高温潮湿时,汗液滞留汗腺导管形成透明或红色小疹。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减少包裹,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每日用温水清洁后轻拍干,避免使用油性护肤品。
4、口水疹:
出牙期唾液增多刺激皮肤,表现为下巴潮红伴细小疹子。及时用柔软纱布蘸干口水,涂抹含氧化锌的防护霜。避免频繁擦拭,夜间可垫纯棉纱布隔离。
5、真菌感染:
念珠菌感染常见于长期潮湿部位,呈现红色丘疹伴脱屑。需就医进行真菌镜检,确诊后使用抗真菌药膏。注意奶瓶、玩具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日常护理需注意保持婴儿下巴干燥清洁,喂奶后及时擦干残留奶液,避免使用碱性洗护产品。选择无荧光剂、无香精的婴儿专用洗衣液清洗衣物和毛巾。室内温度建议维持在24-26℃,湿度控制在50%-60%。母乳喂养母亲应避免进食辛辣刺激及易过敏食物。若皮疹持续加重、出现渗液或婴儿抓挠烦躁,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