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出的水泡是否戳破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若水泡较小且无感染风险,通常无须戳破;若水泡较大、疼痛明显或存在感染迹象,则建议在严格消毒后由专业人员处理。
水泡是皮肤表层因摩擦或挤压导致组织液积聚形成的囊泡。未破损的小水泡具有天然保护作用,能防止细菌侵入并促进底层皮肤修复。此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继续摩擦,多数情况下1-3天可自行吸收。可选用透气敷料覆盖,穿着宽松鞋袜减少刺激,同时观察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
直径超过1厘米的张力性水泡或位于关节活动处的皮损,可能因持续受压导致破裂风险增加。此类情况需由医护人员使用无菌针具穿刺引流,保留泡皮作为生物敷料,外涂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禁止自行撕扯表皮或使用未经消毒的工具处理不当可能引发蜂窝织炎,表现为局部化脓、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进行清创和系统性抗感染治疗。
日常应选择合脚的鞋具与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子,运动前在易摩擦部位涂抹凡士林或使用防磨贴。若水泡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基础疾病,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水泡必须由专科医生处理。处理后的创面避免接触污水,每日更换敷料直至新生表皮形成,期间如出现渗液增多或异味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