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每个人都有龈下结石,龈下结石的形成与个人口腔卫生习惯、唾液成分等因素有关。
龈下结石是牙菌斑长期堆积并钙化形成的硬质沉积物,多位于牙龈缘下方。日常口腔清洁不到位、刷牙方法不正确、牙列不齐导致清洁死角等因素会显著增加龈下结石的形成概率。唾液中的钙盐浓度较高者更易发生矿物质沉积,吸烟、糖尿病等全身因素也会促进结石生成。这类情况需通过超声波洁治术或手工刮治彻底清除,并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辅助控制菌斑。
部分人群因唾液成分特殊、饮食习惯清淡或坚持使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可能终身不会形成明显龈下结石。但即使无明显结石,牙周袋深度超过3毫米时仍可能存在菌斑滞留,需定期接受牙周探诊检查。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等罕见疾病也可能导致假性结石样物质堆积,需病理鉴别。
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采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已存在龈下结石者应避免自行刮除,防止损伤牙骨质。妊娠期、正畸治疗期间等特殊时期需加强牙周维护,必要时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凝胶局部控制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