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咳嗽、咳痰、乏力等表现。
1、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症状,早期可能在活动后出现,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会感到气短。呼吸困难与肺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有关。患者可能伴有口唇发绀、呼吸频率增快等表现。治疗需针对原发肺部疾病,如遵医嘱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药物改善肺功能。
2、心悸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或不规则,多在活动或夜间平卧时加重。这与右心室扩大、心肌缺氧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患者可能同时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肺部疾病进展,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等药物调节心律。
3、下肢水肿下肢水肿多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发展,按压后出现凹陷。这是由于右心功能不全导致静脉回流受阻、水钠潴留所致。患者可能伴有腹胀、食欲减退等表现。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减轻水肿。
4、咳嗽咳痰咳嗽咳痰多由基础肺部疾病引起,痰液可能为白色黏液或黄色脓性。长期咳嗽会加重心脏负担,咳痰困难时可能导致缺氧加重。患者可能伴有胸痛、发热等症状。治疗需积极控制肺部感染,如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氨溴索口服溶液等药物。
5、乏力乏力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容易疲劳,与机体长期缺氧、代谢紊乱有关。患者可能伴有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表现。治疗需改善氧合功能,必要时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同时保证营养摄入。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需注意保暖防寒,避免呼吸道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限制钠盐摄入。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如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胸痛、意识模糊等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