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头摔地后需观察意识状态、呕吐情况、头部外伤及肢体活动,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婴儿头部外伤可能由跌落、撞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哭闹、局部红肿或嗜睡等症状。
1、意识状态观察婴儿是否清醒且反应灵敏。正常情况婴儿摔落后会短暂哭闹后恢复平静。若出现持续昏睡、叫不醒或眼神呆滞,可能与脑震荡或颅内损伤有关。家长需立即检查瞳孔是否等大,并避免摇晃婴儿身体。
2、呕吐频率记录呕吐次数及性状。生理性呕吐可能因惊吓导致1-2次吐奶。若呈喷射状呕吐或超过3次,需警惕颅内压增高。家长需保持婴儿侧卧位防止窒息,呕吐物带血丝或胆汁样物质时须急诊。
3、头部肿块检查摔伤部位是否有血肿或凹陷。轻微皮下血肿可冷敷处理,若肿块直径超过3厘米或伴有头皮裂伤,可能需清创缝合。发现颅骨凹陷性骨折时,家长需固定婴儿头颈部避免移动。
4、肢体活动测试四肢肌力是否对称。让婴儿自主抓握玩具或蹬腿,单侧肢体无力或抽搐提示神经损伤。家长需观察是否出现异常姿势如角弓反张,此类情况常伴随脑出血可能。
5、进食状态监测后续喂养情况。拒食、吮吸无力可能与脑干损伤相关。家长需记录24小时内进食量,若奶量减少过半或出现呛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婴儿头部摔伤后24小时内应保持密切观察,避免剧烈晃动或热敷伤处。睡眠时每2小时唤醒检查意识状态,维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日常需确保婴儿床有护栏,换尿布时使用安全带。若出现抽搐、呼吸不规则或前囟门隆起,须立即送往急诊。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维生素K促进凝血,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