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患者能否签字需根据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判断。若患者处于疾病早期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通常可以签字;若已进展至中重度痴呆丧失判断能力,则签字可能无效。
早期老年痴呆症患者保留部分认知功能时,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签署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此时患者可能仅出现轻度记忆力减退,但对签字行为的性质、后果仍能理解。家属或监护人可陪同患者签署重要文件,通过录音录像等方式留存证据,并建议在文件注明签署时的精神状态评估结果。
中重度痴呆患者由于大脑皮层广泛受损,往往无法理解签字行为的法律意义。此时患者可能出现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丧失计算能力、无法辨认亲友等典型症状。根据民法典规定,此类患者需由法定监护人代为行使民事法律行为。若强制要求患者签字,可能涉及欺诈或胁迫导致文件无效,必要时需司法鉴定机构出具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报告。
建议家属尽早陪同患者至神经内科进行MMSE量表评估,在医生见证下办理意定监护公证。对于涉及财产处置等重大事项,可考虑在患者意识清醒阶段预先设立遗嘱或授权委托书。日常重要文件签署需保留医疗机构出具的精神状态证明,避免后续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