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老鼠传播的疾病包括鼠疫、钩端螺旋体病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鼠粪污染或鼠类寄生虫传播。预防措施包括环境清洁、个人卫生和疫苗接种。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严重传染病,通过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动物传播。早期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和全身不适,严重时可发展为败血症或肺炎。治疗鼠疫需及时使用抗生素如链霉素、多西环素或氯霉素,同时隔离患者以防传播。
钩端螺旋体病由钩端螺旋体引起,主要通过接触被鼠类尿液污染的水或土壤感染。症状包括高热、头痛、肌肉痛和黄疸,严重时导致多器官损伤。治疗主要依赖抗生素如青霉素、多西环素或羟氯喹,患者需充分休息和补液。
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吸入鼠类排泄物污染的尘埃或直接接触传播。症状包括发热、出血倾向和肾功能衰竭,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透析,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
预防老鼠传播疾病的关键在于环境管理和个人防护,家庭和社区应定期清理垃圾、封堵鼠洞、使用捕鼠器和杀虫剂。个人应避免接触死鼠或被污染的环境,处理动物尸体时佩戴手套和口罩。在疫区居住或工作的人员可考虑接种相关疫苗,如鼠疫疫苗和出血热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