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患者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短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但长期依赖止痛药可能掩盖病情进展。颈椎病疼痛需结合物理治疗、生活习惯调整等综合干预。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神经根水肿和炎症反应,适用于急性期疼痛控制。但长期使用可能增加胃肠黏膜损伤、肾功能损害等风险,尤其合并高血压或消化道疾病者需谨慎。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可扩大椎间隙减轻神经压迫,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专业按摩可松解肌肉痉挛。日常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颈椎曲度的枕头,工作间歇做颈部米字操放松肌肉。
颈椎病疼痛持续或加重时,需排查是否合并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器质性病变。脊髓型颈椎病出现四肢麻木无力时禁用牵引,需考虑手术解除压迫。疼痛伴随头晕、视物模糊可能提示椎动脉受压,需完善血管检查。寒冷刺激或疲劳可能诱发疼痛加剧,可通过热敷颈部肌肉群缓解症状。睡眠时选择软硬适中的乳胶枕,保持颈椎自然生理曲度。
建议患者避免自行增减止痛药剂量,定期复查评估颈椎稳定性。可尝试游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增强颈背肌群力量,用电脑时保持屏幕与眼睛平齐。若夜间疼痛影响睡眠,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紧张。出现手脚笨拙、踩棉花感等脊髓压迫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