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治疗在特定情况下能快速补充体液或药物,但存在感染风险和心脏负担等潜在危害。输液主要用于严重脱水、急救给药或无法口服药物等情况,需严格遵循医疗指征。
输液治疗的核心优势在于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生物利用度高且起效迅速。对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严重脱水,静脉补液可快速纠正电解质紊乱。术后患者通过输液补充营养液能避免胃肠负担。急救时通过静脉通道给予肾上腺素等药物可争取抢救时间。部分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需静脉给药才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化疗药物也多采用静脉输注方式确保精准剂量。
不规范输液可能导致穿刺部位红肿热痛等静脉炎症状。消毒不彻底可能引发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输液速度过快可能诱发急性肺水肿,尤其对心功能不全患者风险更高。长期输液可能造成静脉血管硬化或血栓形成。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寒战发热等输液反应,严重时发生过敏性休克。滥用抗生素输液可能加速耐药菌产生。
进行输液治疗前需完善血常规等检查评估适应症。治疗期间应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漏。输液结束后需按压穿刺点防止淤血。日常应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发红疼痛应及时就医。非必要情况下应优先选择口服给药方式,减少不必要的静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