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发热可能与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感染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尿路感染等常表现为夜间发热,多伴有盗汗、乏力等症状。内分泌失调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导致基础代谢率增高,出现持续性低热伴心悸、手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功能性低热通常体温波动在37-37.5摄氏度,晨起体温正常而午后至夜间升高,无其他器质性病变证据。结核病需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甲状腺功能亢进可选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功能性低热以调节植物神经为主,可配合谷维素片治疗。
建议记录体温变化规律,避免过度劳累,若持续发热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