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氯丙嗪过量引起低血压时,可选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升压药物进行治疗。低血压的发生与氯丙嗪对α-肾上腺素能受体的阻断作用有关,导致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1、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强效的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能够直接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使用时需通过静脉注射,剂量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通常起始剂量为0.05-0.1 μg/kg/min,逐渐增加至目标血压。
2、多巴胺是一种具有剂量依赖性的升压药物,低剂量时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血流;中等剂量时激动β1-肾上腺素能受体,增加心输出量;高剂量时激动α-肾上腺素能受体,收缩血管。常用剂量为2-20 μg/kg/min,静脉滴注。
3、苯肾上腺素也是一种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可用于治疗低血压。其作用机制与去甲肾上腺素类似,但作用时间较短。常用剂量为0.1-0.5 m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使用。
在使用升压药物的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尿量等生命体征,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对于氯丙嗪过量引起的低血压,还应及时停用氯丙嗪,并采取其他支持治疗措施,如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若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或休克,需立即就医,进行进一步抢救治疗。
氯丙嗪过量引起低血压时,及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等升压药物是关键,同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