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发炎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通过症状特点、病原体类型及传播方式进行区分。扁桃体发炎主要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咽痛、扁桃体红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则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两者在病原学检测和影像学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
扁桃体发炎常见于链球菌或腺病毒感染,起病较急,患者常有明显咽部疼痛、吞咽困难,查体可见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可能有脓性分泌物。部分患者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但通常无下呼吸道症状。血常规检查可显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治疗以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洛颗粒或对症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为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SARS-CoV-2病毒引起,早期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更易出现持续发热、干咳无痰、明显乏力。重症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气促,肺部CT可见磨玻璃样阴影。确诊需依赖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该病具有较强传染性,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治疗需根据病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或配合氧疗等支持治疗。
若出现呼吸道症状且伴有流行病学史,如近期接触过确诊患者或前往高风险地区,应及时进行新冠病毒筛查。日常应注意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扁桃体反复发炎者可考虑耳鼻喉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干预。两种疾病均需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滥用可能掩盖病情或导致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