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一般不会直接引起牙痛,但某些情况下可能间接导致牙齿不适。常见降压药如钙离子拮抗剂可能引起牙龈增生,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能导致口腔干燥,这些因素可能增加牙痛风险。
钙离子拮抗剂类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片等,长期使用可能刺激牙龈纤维组织增生,表现为牙龈肿胀、出血或疼痛。这种增生可能挤压牙齿神经或影响口腔清洁,从而诱发继发性牙痛。同时该类药物可能减少唾液分泌,导致口腔自洁能力下降,增加龋齿和牙周炎概率。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依那普利片等可能引发干咳副作用,剧烈咳嗽时可能加重已有牙髓炎或根尖周炎患者的疼痛感。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的味觉异常也可能误判为牙痛。极少数情况下,降压药与其他药物联用可能通过药物相互作用影响口腔微环境。
若服药期间出现持续牙痛,建议先排查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降压药品种,由口腔科医生与心血管医生协同评估。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护理,使用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对于已出现牙龈增生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方案或配合牙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