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精神病。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通常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幻觉、妄想或行为紊乱等症状,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在1个月内缓解。该病可能与应激事件、睡眠剥夺或躯体疾病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症等慢性精神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核心特征是发作急骤且病程短暂。患者可能出现丰富的幻觉体验,如听到不存在的声音或看到虚幻的景象,也可能产生被害妄想等病态信念。部分患者伴有情感不协调或言语紊乱,但意识清晰度和智力通常不受影响。这类症状往往在数天至数周内自行消退,但发作期间社会功能明显受损。诊断需排除物质滥用、脑器质性疾病等其他病因,精神科医生常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和心理评估确诊。
少数患者症状可能持续超过1个月或反复发作,这类情况需警惕发展为持久性精神障碍的可能。若患者出现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或妄想内容日趋系统化,往往提示预后较差。部分研究显示,具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或病前性格缺陷的患者,转为慢性精神障碍的概率相对较高。对于这类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和长期随访尤为重要。
患者发作期应保证安静环境,避免刺激因素加重症状。家属需密切观察患者行为变化,防止自伤或伤人事件发生。缓解期可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应对应激,但须遵医嘱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建议定期到精神专科复诊评估病情变化,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社交有助于预防复发。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