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向心性肥胖、血糖升高、骨质疏松、免疫力下降和消化道溃疡等。激素类药物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1、向心性肥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面部圆润、腹部脂肪堆积而四肢纤细。这与激素促进脂肪分解和抑制合成的作用有关。患者需监测体重变化,必要时通过低脂饮食和适度运动控制。严重时可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如改用局部激素或非激素替代药物。
2、血糖升高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增加肝糖输出,可能诱发类固醇性糖尿病。使用期间应定期检测空腹血糖,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若出现多饮多尿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降糖方案,如联用二甲双胍片或胰岛素注射液。
3、骨质疏松激素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并促进钙排泄,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病理性骨折。建议用药期间每日补充钙剂如碳酸钙D3片,配合骨化三醇胶丸促进钙吸收。骨密度检查显示T值低于-2.5时,需考虑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4、免疫力下降激素通过抑制免疫细胞功能增加感染风险,可能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或结核复发。用药期间应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及时检查血常规。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结核高危人群需进行PPD筛查。
5、消化道溃疡激素减少胃黏液分泌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可能诱发胃痛、黑便等症状。建议餐后服药,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出现上腹不适时可加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已发生溃疡者需停用激素并接受正规抗溃疡治疗。
使用激素期间应保持低盐低糖饮食,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以减轻肌肉消耗。适当进行抗阻力训练有助于预防肌肉萎缩,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骨折风险。定期复查血压、电解质和眼科检查,发现视物模糊等异常立即就诊。停药需逐步减量,突然中断可能引发肾上腺危象。儿童、孕妇及老年人用药需个体化评估风险收益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