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头晕呕吐可能由低血糖、胃肠炎、前庭功能障碍、脑震荡、颅内压增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补液治疗、前庭康复训练、影像学检查、降颅压等方式干预。
一、低血糖长时间未进食或糖尿病患儿胰岛素过量可能导致低血糖。典型表现为头晕伴冷汗、面色苍白,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建议家长立即给孩子口服15克葡萄糖片或含糖饮料,若10分钟未缓解需就医。医生可能使用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或调整胰岛素用量。
二、胃肠炎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的胃肠炎常见于儿童,多因进食不洁食物导致。症状包括阵发性头晕、喷射状呕吐和腹泻,可能伴有低热。家长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医生可能开具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细菌性感染时或需头孢克肟颗粒。
三、前庭功能障碍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或前庭神经元炎可引起旋转性头晕,呕吐呈非喷射状且与体位变动相关。建议家长让孩子保持静卧,避免突然转头。耳鼻喉科医生可能采用手法复位治疗,严重者或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循环。
四、脑震荡头部外伤后出现的脑震荡会导致持续头晕和反复呕吐,可能伴有短暂意识丧失。家长应立即让孩子平卧并冰敷伤处,禁止进食饮水。急诊科需进行头颅CT排除出血,必要时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甲氧氯普胺片止吐。
五、颅内压增高脑肿瘤或脑积水等疾病引发的颅内高压表现为晨起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头晕呈进行性加重。这种情况需紧急神经外科干预,医生可能通过腰椎穿刺测压,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脱水,并安排MRI明确病因。
日常需保证孩子规律三餐,避免空腹时间超过4小时。运动前后及时补充含电解质饮品,乘坐交通工具前30分钟可少量进食苏打饼干。头部外伤后需密切观察48小时,若出现嗜睡或呕吐加剧应立即就诊。季节交替时注意饮食卫生,生冷食物需充分加热,餐具定期煮沸消毒。保持儿童活动区域地面干燥,家具边角加装防撞条,降低意外伤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