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咽炎可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过敏原检测、实验室检查和喉镜检查等方式诊断。过敏性咽炎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等过敏原刺激引起,表现为咽部瘙痒、异物感、干咳等症状。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及诱因,例如是否在接触特定物质后加重。了解既往过敏史、家族过敏史以及生活环境有助于判断过敏原。患者需准确描述咽部不适的性质和伴随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2、体格检查通过压舌板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可能伴有淋巴滤泡增生。部分患者悬雍垂或咽后壁可见黏液附着。检查时需排除扁桃体炎等感染性疾病,观察是否合并过敏性鼻炎的眼结膜充血等体征。
3、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可明确过敏原类型。常见检测项目包括屋尘螨、霉菌孢子、宠物皮屑及花粉等。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阳性结果结合症状可支持诊断,但需注意假阳性可能。
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能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总IgE水平常超过正常值。咽拭子培养可排除细菌感染,细胞学检查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助于鉴别诊断。这些指标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5、喉镜检查纤维喉镜能直观观察喉咽部黏膜变化,可见声带水肿或杓区苍白肿胀。对于顽固性症状或怀疑喉部新生物的患者,喉镜检查可明确病变范围,同时排除反流性咽喉炎等非过敏性疾病。
确诊过敏性咽炎后应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并使用空气净化器。日常可饮用温水缓解咽干,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鼻喷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控制过敏反应,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