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可能较为严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血液灌流是一种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治疗方法,常用于中毒、肝衰竭等疾病。其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出血、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治疗需根据并发症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如补液、止血、抗感染等。
1、低血压是血液灌流中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于体外循环导致血容量不足或血管扩张。处理措施包括调整灌流速度、补充液体或使用升压药物,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
2、出血风险与抗凝剂使用或血小板减少有关。预防措施包括监测凝血功能、调整抗凝剂剂量,必要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冰冻血浆。
3、感染可能由导管插入或操作不当引起。预防感染需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导管敷料,必要时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万古霉素等。
4、凝血功能障碍与抗凝剂过量或肝功能异常有关。处理包括停用抗凝剂、补充凝血因子或使用维生素K。
5、其他并发症如过敏反应、电解质紊乱等也需及时处理。过敏反应可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电解质紊乱需根据检查结果补充或限制相应电解质。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需在专业医疗团队指导下进行监测和处理,早期发现和干预可有效降低风险,确保治疗安全性和效果。患者及家属应密切配合及时报告异常症状,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