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中心医院
全科
碘造影剂主要用于医学影像检查,可能引发过敏反应、肾功能损伤等危害,但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可降低风险。治疗上,轻症可通过抗过敏药物缓解,重症需立即停药并采取急救措施。
1、碘造影剂可能导致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甚至过敏性休克。过敏体质、哮喘患者风险较高。检查前需详细询问病史,必要时进行过敏试验。若出现过敏反应,轻症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重症需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并给予吸氧、静脉输液等支持治疗。
2、碘造影剂可能引起肾功能损伤,尤其是原有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脱水患者。造影剂通过肾脏排泄,可能造成肾小管损伤,导致血清肌酐升高。预防措施包括检查前充分水化,必要时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等肾保护药物。若出现急性肾损伤,需限制液体摄入,监测电解质,严重时需透析治疗。
3、碘造影剂可能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有甲状腺疾病史者。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过量碘摄入可能诱发甲亢或甲减。检查后需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或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应避免短期内重复使用碘造影剂,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
4、碘造影剂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这些症状通常轻微,可自行缓解。检查前可服用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检查后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胃肠道疾病。
5、碘造影剂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如头痛、头晕、意识模糊等。这些症状多为一过性,休息后可缓解。检查后应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充足睡眠。若出现严重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昏迷,需立即就医,排除脑出血、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碘造影剂在医学影像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充分评估患者风险,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检查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检查安全有效。同时,应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对碘造影剂潜在危害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检查,避免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