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骨折三个月后仍有肿胀,需结合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缓解症状,可能与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康复不当或感染有关。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训练和负重训练,物理治疗可选择热敷、冷敷和超声波治疗。若肿胀持续或伴有疼痛、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骨不连等并发症。
1、骨折三个月后肿胀的常见原因是局部血液循环不畅。骨折后,局部组织受损,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导致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肿胀。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或者冷敷减少炎症和肿胀。热敷时,使用温热的湿毛巾敷在肿胀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冷敷则可以使用冰袋,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
2、康复不当也可能导致肿胀持续。骨折后,若康复训练不充分或方法不正确,可能导致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进而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建议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如轻柔的屈伸运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同时,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如等长收缩练习,帮助恢复肌肉功能,减少肿胀。
3、感染是骨折后肿胀的潜在原因之一。若骨折部位出现红肿、发热、疼痛加剧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感染可能导致局部炎症加重,影响愈合过程。此时,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确认感染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若感染严重,可能需要进行清创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和感染源。
4、骨不连或延迟愈合也可能导致肿胀持续。骨折后,若骨愈合过程受阻,可能导致骨不连或延迟愈合,局部炎症和肿胀可能因此持续。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X光或CT检查,确认骨愈合情况。若存在骨不连,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植骨术或内固定术,促进骨愈合。
5、物理治疗是缓解肿胀的有效方法之一。超声波治疗可以通过高频声波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减少肿胀。每次治疗时间约为10-15分钟,每周2-3次。电疗如低频电刺激也可以帮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
骨折三个月后仍有肿胀,需结合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缓解症状,若肿胀持续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骨不连等并发症,确保骨折愈合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