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换牙期间需注意乳牙脱落顺序、恒牙萌出情况、口腔卫生维护、饮食结构调整及定期口腔检查。
1、乳牙脱落顺序乳牙通常按先下后上、先中后侧的生理顺序脱落。若乳牙滞留超过3个月或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可能影响恒牙排列,需及时就医拔除滞留乳牙。家长可观察孩子门牙、第一磨牙的脱落时间,正常情况下下门牙6-7岁脱落,上颌门牙7-8岁脱落。
2、恒牙萌出情况恒牙萌出时可能出现牙龈肿胀、轻微出血,可用生理盐水漱口缓解。若恒牙半年内未完全萌出或位置明显偏移,可能存在多生牙、牙槽骨异常等问题。上颌尖牙易出现萌出困难,表现为牙龈隆起但长期不破龈,需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
3、口腔卫生维护换牙期建议使用儿童含氟牙膏氟含量500-1100ppm及软毛牙刷,每日刷牙2次并配合牙线清洁牙缝。六龄齿萌出后应及时做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最佳时间为6-8岁。避免让孩子自行使用牙签,防止损伤新生恒牙的牙周组织。
4、饮食结构调整增加苹果、胡萝卜等需咀嚼的硬质食物刺激颌骨发育,但避免啃咬冰块、坚果等过硬食物。减少黏性糖果、碳酸饮料摄入以防龋齿,乳牙龋坏可能波及恒牙胚。新萌恒牙钙化不完全时可适量补充乳制品,每日钙摄入量应达到800-1000mg。
5、定期口腔检查每3-6个月进行专业口腔检查,通过全景X光片监控恒牙胚发育情况。发现反颌、深覆盖等错颌畸形时,7-9岁是功能性矫治器干预黄金期。若恒牙萌出后出现釉质发育不全,可考虑渗透树脂修复或氟化氨银处理。
换牙期间应建立牙齿生长档案,记录各恒牙萌出时间。避免用舌头舔舐或手指摇晃松动的乳牙,防止创口感染。夜间磨牙患儿可使用硅胶咬合垫,每日保证9-11小时睡眠有助于牙齿正常发育。发现恒牙排列异常时,12-14岁可开始固定正畸治疗,早期干预能缩短后期矫正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