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可通过脱离毒源、皮肤清洗、催吐洗胃、使用解毒剂、血液净化等方式快速解毒。农药中毒通常由误服、皮肤接触、吸入等原因引起,需根据中毒途径和毒物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
1、脱离毒源立即远离农药污染环境,转移至空气新鲜处。若为皮肤接触中毒,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避免毒物持续吸收。气体吸入中毒者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该措施适用于所有类型农药中毒的初期处理。
2、皮肤清洗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接触农药的皮肤15分钟以上,毛发指甲等部位需重点清洁。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溶液冲洗。眼部接触需用生理盐水冲洗10分钟。冲洗后可选用肥皂水二次清洁,但有机磷农药污染时避免使用油脂类溶剂。
3、催吐洗胃口服中毒4-6小时内可使用吐根糖浆催吐,但昏迷、抽搐或腐蚀性农药中毒者禁用。洗胃选用温水或生理盐水,首次抽吸胃液送检。有机磷中毒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但敌百虫中毒禁用碱性溶液。洗胃后经胃管注入活性炭悬液吸附毒物。
4、使用解毒剂有机磷中毒需静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直至阿托品化,同时使用氯解磷定注射液。氨基甲酸酯类中毒选用阿托品注射液但禁用肟类复能剂。百草枯中毒早期可用白陶土颗粒吸附,必要时行血液灌流。解毒剂使用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5、血液净化重度中毒者可进行血液灌流或血浆置换,百草枯、毒鼠强等中毒建议24小时内实施。血液透析适用于水溶性小分子毒物清除。进行血液净化前需检测凝血功能,治疗中监测电解质平衡。该方法需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开展。
农药中毒后需卧床休息1-2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脏器负担。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等,少量多餐促进代谢。恢复期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出现肌肉震颤、视力模糊等症状及时复诊。所有农药应存放于儿童无法触及处,施药时穿戴防护装备,工作后彻底清洁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