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患者需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饮水量、避免憋尿、控制体重、定期复查等事项。肾结石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感染、饮食因素、药物影响、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如菠菜、巧克力,限制钠盐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过量动物蛋白。可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其含有的柠檬酸有助于抑制结石形成。尿酸结石患者需限制嘌呤摄入,避免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
2、增加饮水量每日建议饮用2000-3000毫升水,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均匀分配饮水时间,睡前适量饮水避免尿液过度浓缩。观察尿液颜色应为淡黄色,深色提示需增加饮水量。避免以咖啡、浓茶完全替代白水。
3、避免憋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减少尿液在泌尿系统滞留时间。建议每2-3小时排尿一次,夜间起夜1-2次。长期憋尿可能导致尿液浓缩结晶,增加结石复发风险。工作时可设置提醒避免因专注而忽略排尿需求。
4、控制体重通过饮食控制和适度运动将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范围。肥胖可能改变尿液成分,增加尿酸和钙的排泄。建议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脱水诱发结石。
5、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监测结石变化情况。结石排出后仍需随访1-2年,复发高风险人群可每半年复查。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等专项检查。
肾结石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可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改善血液循环。注意会阴部清洁,预防尿路感染。外出时随身携带饮用水,避免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导致尿液浓缩。若需服用钙剂或维生素D补充剂,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出现持续腰痛、发热、排尿灼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