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阑尾炎手术后肠子粘连是由于手术创伤引发的组织修复过程中形成的异常连接,通常通过药物、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来解决。手术后,腹腔内的组织在愈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粘连,导致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壁之间形成纤维性连接,进而引起腹痛、腹胀或肠梗阻等症状。
1、手术创伤是导致肠粘连的主要原因。手术过程中,腹腔内的组织受到机械性损伤,引发炎症反应,纤维蛋白渗出并沉积,最终形成粘连。为减少粘连风险,医生会在手术中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并使用防粘连材料。
2、炎症反应在术后也会促进粘连形成。阑尾炎本身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术后炎症因子持续释放,进一步刺激纤维组织增生。术后使用抗炎药物如布洛芬或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降低粘连风险。
3、术后活动不足可能导致肠蠕动减弱,增加粘连风险。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减少肠管之间的接触时间,从而降低粘连发生率。术后1-2天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量活动。
4、饮食不当也可能影响术后恢复。术后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或难以消化的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或蒸蛋,有助于减轻肠道负担,促进愈合。
5、物理治疗如腹部按摩或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粘连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按摩时应注意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二次损伤。热敷可使用温水袋,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
6、若粘连症状严重,如出现肠梗阻或剧烈腹痛,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腹腔镜手术,通过微创技术分离粘连组织,恢复肠管正常功能。手术后可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进一步预防粘连复发。
阑尾炎手术后肠子粘连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通过早期干预和合理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并预防复发。术后患者应遵循医生指导,积极进行康复治疗,确保身体全面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