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骨折可通过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运动损伤等原因引起。
1、固定处理:骨折后需立即进行固定,避免二次损伤。使用石膏或夹板固定患肢,保持骨折部位稳定,促进愈合。固定时间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决定,一般为4-6周。
2、功能锻炼:固定期间需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指、腕部的轻微活动,逐渐增加活动范围,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3、药物治疗:骨折后可使用药物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片每次200mg,每日3次、对乙酰氨基酚片每次500mg,每日3次和钙片每日1000mg,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4、物理治疗:骨折愈合后可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超声波治疗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加速功能恢复。
5、定期复查:骨折后需定期复查,通过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若发现愈合不良或并发症,需采取进一步措施。
骨折后需注意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促进骨骼愈合。适当进行康复锻炼,避免剧烈运动,逐步恢复手臂功能。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若出现异常症状,如剧烈疼痛、肿胀加重等,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