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血压、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紫癜性肾炎通常由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血管炎性反应、遗传易感性、感染等因素引起。
1、调整饮食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清、脱脂牛奶等,但肾功能不全时需根据肌酐值调整蛋白量。同时应避免食用可能诱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出现水肿时需限制水分。
2、控制血压血压应维持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或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定期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运动。血压控制不佳可能加速肾小球硬化,导致肾功能恶化。合并高血压时需每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
3、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片常用于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初始剂量为每千克体重1毫克,晨起顿服。甲泼尼龙注射液适用于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的冲击治疗。激素使用期间需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监测血糖和电解质。突然停药可能引起肾上腺危象,需严格遵循医嘱减量。
4、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注射液适用于新月体形成的重症患者,需配合水化治疗预防出血性膀胱炎。他克莫司胶囊可用于激素依赖型病例,维持血药浓度在5-10纳克/毫升。使用期间每周检测血常规,出现粒细胞减少需立即停药。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应避免接触传染源。
5、血浆置换对于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阳性的急进性肾炎,需进行连续3-5次血浆置换治疗。每次置换量为40毫升/千克体重,配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疗效。治疗期间需监测凝血功能,补充新鲜冰冻血浆预防出血。血浆置换能快速清除循环中的致病抗体。
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注意观察尿色和尿量变化,记录24小时尿蛋白定量。冬季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超声,病情稳定后每3个月随访一次。出现血尿加重或水肿明显时需及时就诊。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剂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紫癜皮疹。饮食上可适量食用藕粉、山药等健脾益肾的食物。